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来源:哇咔屋    阅读: 1.4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家长对于孩子总是非常关注的,毕竟孩子正处于发育时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家长实时监护,下面小编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1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和父母的溺爱有关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中心,竭尽所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目中无人,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即使家长本不想答应孩子的要求,但只要孩子用一点小伎俩,比如“哭给你看”,家长立马招架不住,就会答应要求。

想让孩子拥有好的自控力,家长必须先自己有自控力。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请求应予以驳回,要让孩子知道当请求不合理时,撒泼打滚是没有效果的。

当孩子对于自己的请求过于执着时,家长可以尝试用别的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学会等待。对于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家长还可以进行延迟满足的方式,让孩子的自控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年龄特性导致孩子缺乏自控力

0到2岁的宝宝缺乏自控力,有时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大脑发育不够成熟,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有所欠缺,容易兴奋。所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易冲动,冲动之下就会无视规则。

虽然这是宝宝的年龄特性,但是家长也不能听之任之。从这一时期开始,家长对于孩子的自控力就应该有培养意识。比如让宝宝了解到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做的,在孩子犯错后应避免斥责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耐心,这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父母本身缺乏自控力

如果父母易冲动,一遇到事情就发脾气,不会克制自己,那么孩子受父母感染,也可能会和父母成为同样类型的人。这类家庭中,父母的言行无疑是给孩子起了负面影响。而且父母脾气火爆,家庭环境往往不那么和谐,紧张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更加难以形成。

因此,如果想让宝宝拥有自控力,家长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暴露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冷静的沟通分析解决。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或是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这类家庭让孩子感觉到的温暖甚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孩子的很多行为因为缺乏约束而会放任自流,长时间下来,孩子就难以拥有良好的自控力。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2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中“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的现象非常多见,这和这类儿童的发育现状和他们的理解他人和环境以及言语表达水平低下有很大关系。因此他们在适应环境要求时显得困难或格格不入。适应新环境所需要的时间也特别长。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第2张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坚持不懈的按环境要求培养和构建规范行为。先从基本行为习惯开始,如练习等待、学习基本语言表达、培养午休习惯等。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表安排孩子的日常作息,培养适合学校生活的作息习惯,这样孩子逐步掌握更多的符合学校环境要求的规范化行为习惯,那么与学校环境的冲突减少,他在学校里就会顺利些,大家也就会比较接受他了。有关这些能力的具体培养方法您可以门诊进一步当面讨论。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作业总是做很晚?”

“为什么一顿饭孩子能吃好久?”

“为什么上次考试考得不错,这次又不行了?”

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是家长头疼的问题。对大多孩子来说,自律都是个稀缺货。他们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其实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大人也是一样:

早起时跟自己说:“再睡5分钟,还早。5分钟过去了,又想着要不再睡5分钟,还来得及,5分接分,最后又迟到了。”

学习时,写个笔记,要刷刷朋友圈,吃块薯片,喝个汽水。

称体重时,说好减肥。过两天,汉堡薯条炸鸡又啃上。

我们都知道:自律性所体现的自制力,是一个获得更高成就的人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它将决定着一个人日后的学业乃至他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据调查表明,自律性越高的人,往往能力越强,前途比别人好,腰包也比别人鼓。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自律?

对于孩子来说,自律与专注力同样重要,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难完成自己设下的目标。

同样的一个场景:

妈妈告诉孩子,周末不许出去在家复习。

自制力强的孩子,就会乖乖地按照学习计划,写作业、复习。

而自制力薄弱的孩子,不让他出去,就在家翻箱倒柜找吃的、玩手机、看电视。

一个下午下来,自制力强的孩子作业完成了,复习也有所进展。而自制力弱的孩子就这么浪费了一下午。

这就是区别。

心理学上有个特别有名的棉花糖实验,让4岁的孩子待在一个房间,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随时吃,不过,如果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就可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实验开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坚持了一会,最后没忍住;有的孩子不断用唱歌、自说自话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坚持到最后,得到了更多棉花糖。

实验结束后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发现,能坚持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小孩更优秀,更受人欢迎、工资更高等等。

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人际关系较差、不善于应对压力、注意力不够集中……

自律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自律的人痛苦却大同小异。

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赖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欢玩不想写作业……和他们说自律,似乎很难。

不过,这并不代表父母可以忽视孩子的自律能力。

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需要父母从小培养。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第3张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1、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

自律是什么?通俗说就是一种自控力,即克制自己想做某事的冲动。

首先培养自己的兴趣,带着兴趣做事,远比毫无目的要更能坚持。

找到一种兴趣,这种兴趣,它会使一个人意识到抵制玩乐的诱惑,意识到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的可惜;这种兴趣,也会使一个人愿意制定计划,愿意坚定执行,因为他知道,这会让自己离自己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

2、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宝贵、管理时间

在自律的反面,有个词叫拖延:

“作业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

“爸妈还没催,我再多玩会手机”

“没事儿,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

“反正不急……”

成人眼里,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显得拖拉磨蹭。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

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3、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

小孩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第4张

凡事设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

现在的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如果都满足,他们会变得无法自控,所以平时在生活细节上就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律的美德。

比如不允许孩子过多吃甜食,只设定某些特殊的节庆日来品尝一些甜食;零食也几乎不成堆的买回家,而是每周去一趟超市,每次约定好只买两样东西……这样一来,孩子很小就能表现出不错的自律性。

规则一旦建立,就不能违反,违反就要惩罚,孩子为了避免惩罚的后果,会逐渐学着约束自己。

4、父母要以身作则

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在自律的这条路上,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样。

像那些天天打麻将的家长,怎么能奢望孩子有多自律呢?

如果你正在打着游戏,这时候把孩子赶去做作业,你认为孩子会服吗?

要记得:自律的父母,孩子都不会差。

在这条路上,彼此守望,一起成长,越来越优秀。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