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

来源:哇咔屋    阅读: 2.9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宝宝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绝不能通过体罚的方式,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以下是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的方法。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1

规矩1:要有礼貌不打断别人说话!不允许做粗野行为、说粗俗话

许多孩子因为年纪还小,喜欢随心所欲的打扰别人,甚至会打断大人讲话,另外,更有些孩子会说出"白痴"、"去"等言行,这都应该让孩子知道说这话是不对的野蛮行为。

但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无法解释,那粗野行为该怎么界定呢?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就开始无理取闹,并骂道:“不给我的话,我就把你爸爸打死!”,这种孩子喜欢用暴力,让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和欲望,也喜欢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威胁,以满足自己需求,这绝对是不可以的儿童行为!

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让孩子知道以后绝对不可这样做,这是粗野的行为,也要时时提醒孩子,要有礼貌、不打断别人谈话、也不要去打扰别人。

另外也要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可以问:"知道错了,那以后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引导,让孩子很快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也要适当地给他鼓励。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用对的方式去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

规矩2:自己的东西自己负责、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五岁前,因为是孩子自我意识,往往很难分清立场,也不懂得去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他人的。所以只要是喜欢的东西,他就会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的就是我的了。这时候孩子常常会说:“糖果是我的,妈妈也是我的,玩具都是我的!”常常无法放手、也无法让孩子学会分享。

这个时候,爸妈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杯子和孩子的杯子让他分辨:“这一个是你的,这一个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分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刻意:“你确定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思考并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让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但“我的”东西一定要由我负责。有这种观念,他长大以后才能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3:物归原主、放回原位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许多时候,会等着妈妈帮他收拾玩具,但其实5岁前的孩子,是完全有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纵容,让他失去了管理自我的能力。

不妨趁早就就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这样才能能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并养成对环境的尊重和教养,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如此一来,长大后无论孩子到了哪里,都能养成归位的好习惯。

规矩 4 :先来先使用、晚来请排队

在家里,不管是长辈、爸爸、妈妈总是会以孩子为第一优先顺序,什么事情迁就孩子,但家长这样的一味这样迁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觉得自己是最大的!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变成小皇帝、小公主。

要解决“小皇帝”、“小公主”的坏习惯,一定要先从家长们做起。爸妈要先给孩子立下规矩,并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像是刷牙的时候谁先到厕所就先刷牙…,这样能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观念。避免他养成自私的毛病,让他懂得当别人先拿到东西时,必须学会等待与排队。

规矩5 :做错事就道歉、也有权要他人道歉

父母长辈们因为疼爱孩子,会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他,就算孩子犯错了不道歉,父母也会心软原谅他,但这样处理,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了不起,反正大家都会原谅我,孩子更变本加厉、为所欲为,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

六岁前的孩子,各种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并在秩序中成长,孩子懂得判断是非善恶,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可以减少一点对孩子的`溺爱,给他们立下严格但不严厉的好规矩,别纵容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才是个有家教的家庭。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2

容易宠坏孩子的6种行为

1 、 特殊待遇

在家庭中全家人以孩子为首要,事事为先,处处呵护,想吃什么有什么,在好吃的面前永远第一个吃,甚至一个人霸占。

把孩子当做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无论做什么都把他放在第一位,看似只是满足他的小要求,但实质上,这只会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大、自私、不关爱他人的性格。

2 、过度关注

家人无时无刻的关注着孩子,哪怕孩子只是自己拿画笔在本上随意的画了几个线条,家长也会无节制的进行表扬与赞美,让孩子沾沾自喜。

这样对孩子过度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凡事都爱抢风头,一旦自身关注度低了,或者听到自己没有被赞扬,那么就容易养成执拗、耍性子、甚至偏执的性格。

3 、过多袒护

当一位家长教育孩子时,总会有其他家长袒护孩子的情况出现,他们会认为:“这么一点小事或孩子小不懂事,没有必要批评孩子或批评的过重等”。

其实,这种袒护孩子的行为,非但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孩子没体会到做错事的后果,自然也就无所畏惧了,甚至还会想:反正有人护着我!造成孩子严重的社会认知观。

4、过度骄纵

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并没有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一味地用好言好语安抚,比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

如果你总是用骄纵的态度教育孩子,那孩子很难明辨是非,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同时,你也会逐渐失去家长的威信。到了孩子青春叛逆时,你再想管教孩子就真的太难了!

5、干涉独立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和包办,饭菜太热就亲自为孩子吹凉了再喂,睡觉也要抱着哄着才行,因为怕累着孩子,所以什么事都自己来代劳……

这样日子一久,不仅会阻碍孩子能力的发展,破坏孩子的独立性、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让孩子失去疼爱他人、勤于劳动的优秀品质,甚至不愿帮父母分担重任,连同情心都会逐渐消散。

不要把孩子养成个小皇帝 第2张

6 、轻易满足要求

“好好,你说买什么,咱们就买什么。”

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家长往往都尽量去满足,其实这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太过容易,孩子就不懂得去珍惜,甚至不会体贴他人,难以养成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

拒绝溺爱的好办法

生活中很多父母的行为属于溺爱却不自知,不知不觉就让孩子滋生出了很多问题。要想真正为孩子好,最奏效的办法就是“狠下心”。

1、学会“视而不见”

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推脱和视而不见。

2、给孩子布置家务工作

告诉孩子他也是家庭的一员,他长大了,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了,并且适当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任务,让他去体会劳动,感受父母的不易。

3、该严厉时就严厉

孩子做错事后一定不要包庇和不了了之,该严厉就严厉,该惩罚就要惩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犯错要承担后果。

4、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让孩子懂得爱与感恩,知道爱他的人为了付出了多少,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珍惜这份无私的爱,更能去尊敬长辈和关爱家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个爱,是长远意义的爱,是温暖而坚强的爱,绝不是溺爱和惯顺。

但在孩子的一生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只能陪伴他们走一段路,更多艰辛的路途,只能靠他们自己去面对,所以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独自面对未来,我们在教育方面就绝不能心软,只有拒绝宠溺,才能锻炼和铸造出更优秀的孩子!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