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

来源:哇咔屋    阅读: 8.05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视孩子,面对难题,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以下是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方法。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1

惩罚孩子也要讲究方法,有的惩罚方法不对反而刺激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都跟我这个朋友一样,会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东西作为刺激物,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朋友选择数学题作为惩罚,让孩子可以在犯错之前想想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惩罚孩子也要讲究方法,有的惩罚方法不对反而刺激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都跟我这个朋友一样,会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东西作为刺激物,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朋友选择数学题作为惩罚,让孩子可以在犯错之前想想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小时候,敏仪妈妈也总是淘气,上房揭瓦,招猫逗狗什么都有我一份,每当我不听话的时候,我爸爸就罚我吃蔬菜,特别是青椒。对我来说,青椒是我童年最恐惧的刺激物。为了回家不吃青椒宴,我也开始学做一个小淑女。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的蔬菜有很多,像胡萝卜、洋葱、大蒜这些蔬菜,都是我小时候的天敌,但慢慢地也开始可以接受了。只有青椒,我到现在都吃不了,上大学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吃饭,人家吃了一块青椒,我甚至产生一种“连青椒都吃半夜会不会吃了我”的想法。在我心里,青椒一直都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所以它才会被作为刺激物,用来惩罚我,我对青椒也越来越抵触。

孩子知道犯错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所以当家长因为孩子犯错,而惩罚他们去做什么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长大之后,就算爸爸用青椒惩罚我,我也会自己悄悄吃别的东西。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小时候的刺激物,早就对我们失去了作用,但对被作为惩罚的刺激物的抵触,却一直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不记得做错什么,却记得被罚了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一种过程型激励理论,被称为强化理论

当我们的某种行为被人肯定或是可以为我们带来利益时,我们就会受到鼓励继续去做这件事情,可当我们受到伤害,就会停止做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受强化物的影响,我们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更深层次的记忆。

如今我也快要40岁了,当年我犯的是什么样的错误,爸爸为什么惩罚我,我其实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却永远记得难吃的青椒。

刺激物本来应该被用来满足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却被家长当成惩罚物,用来惩罚孩子。

我把我和青椒的故事讲给了朋友听,对她的儿子来说,在潜意识中,他已经将做数学题变成了一件只有犯了错才会做的事情,他可能已经忘记自己做错了什么,却记得被当做惩罚的数学题,这让孩子对数学越来越抵触,上数学课对孩子来说,可能都变成了一种惩罚。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都来源于家长,当一件事情被家长认定成了惩罚,孩子自然也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长大之后,他们可能根本不记得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但总是记得这件不好的事情。

例如朋友的儿子,做数学题本来是一件好事,偏偏变成了惩罚,孩子自然会产生“我又没有犯错,为什么要做数学题”。

比起做数学题来说,把刺激物变成“不让他玩”,可能更有效果。为了能玩,孩子会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驱动自己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能选择的刺激物

当家长想要选择一件事情做为刺激物,对孩子进行惩罚时,大多数倾向于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东西。比如洗碗,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洗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种记忆甚至会终身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在选择刺激物时要慎重。

善用负强化

学生因犯错而受到学校的处分,但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处分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会撤销掉,被撤销了的部分惩罚,就是一种负强化。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惩罚可以被取消时,自然就会产生内在驱动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总要为自己犯的错误承担后果,但他们的改正也需要家长鼓励,毕竟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感到痛苦,而是让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即“自然后果的惩罚”。

卢梭说:“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很多时候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总会再三叮嘱孩子,但我们总是要自己尝试过一遍,知道错了才能印象深刻,毕竟针要扎在自己身上才能确实地感觉到痛。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生活在奶奶家,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吃糖,又不喜欢刷牙,奶奶就跟我说,不好好刷牙,到时候我的牙齿就会变得黑黑的,还会特别疼。虽然之后奶奶一直控制着我吃糖,看着我刷牙,可是总有被我逃掉的时候,渐渐我就有了蛀牙,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等到真的疼了,我才开始好好刷牙,少吃糖,就算吃了也要漱漱口。

敏宝今年11岁了,虽然平时很听话,但毕竟是一个男孩子,也会有为了玩而不愿意写作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甚至要我天天看着他才行。我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就给敏宝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了解班级里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然后我决定不管敏宝了,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小朋友,没有完成作业的第一天就被老师批评,回家之后很委屈地哭了。

不完成作业就要被批评,这就是我给敏宝的自然后果惩罚。小孩子可能什么都不懂得,但是家长却有义务教会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也要承担自己所制造出来的后果。

作为家长,我们也很怕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什么弯路、错路,所以总是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你要怎么做,一旦孩子错了,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不时还要想一些惩罚政策,既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但有多少孩子是真的能将父母的劝告践行下来的呢?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并没有将父母的劝告都落实在自己的人生中吧。

在敏宝和仪宝的这个年纪,我反倒是希望他们多犯些错,不写作业就会被惩罚,不好好上课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对于这个年纪的'他们来说,我们可以看着他们写作业,督促他们好好学习,可是孩子们长大之后呢?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想着怎么惩罚他们,我们更应该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改正,让他们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越罚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2

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而我们常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其实,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惩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期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所以说,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笔者认为,父母在惩罚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学问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专家提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因而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

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专家提示

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专家提示

诚然,惩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有一个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使用可以以罚代教,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都是不足取的。

学问4:及时惩罚莫迟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学问5:劣性转嫁不可有

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使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作,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来如果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惩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建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时候惩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学问6:讽刺挖苦最忌讳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学问7:事后说理不可无

管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还将会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学问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

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并非孩子不听父母的话,而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耳朵“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切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学问9:就事论事莫牵连

孩子作为受罚者的角度来讲,最厌恶父母“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

可作为过来人的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扯西拉、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来,有的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

孩子怎么样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有的甚至认为父母是在找茬整他),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