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来源:哇咔屋    阅读: 4.7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现在很多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在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这种病症,本文内容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1、保留性手术:对年龄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切除病灶同时尽量保留子宫和双侧附件或单侧附件。

2、半保守性手术:对已生育妇女、年龄尚轻,可切除有病灶的子宫,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

3、根除性手术:对于近绝经期妇女或年龄虽轻、药物治疗无效、病灶广泛、症状严重的患者,应采用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有

1、假绝经疗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假绝经疗法,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造成绝经。常用药物为丹那陛、内美通等。

2、假孕疗法:20世纪50年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假孕疗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间质水肿,内膜坏死萎缩,常用的药物为 孕酮 。

3、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药物,是继孕酮、丹那唑之后供选择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4、米非司酮(RU486 息隐):米非司酮具有抑制 排卵 、诱发黄体溶解、抗增殖作用,在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腹痛缓解,病灶缩小。停药后3~6周 月经 恢复正常。

5、药物切除卵巢: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获得良好效果,作用机制是用GnRH-A后占据脑垂体大部分GnRH受体,造成垂体促性腺激素降调节及垂体脱敏作用,结果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降低,最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可降到绝经期水平,使种植内膜萎缩。

6、中药:常用桂枝茯芩胶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病情不严重,建议患者尽量选择药物治疗。若病情严重,必要时需要切除子宫根除病根。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包括对抑制疼痛的对症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内膜萎缩、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为目的的性激素治疗,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有生育要求及无卵巢囊肿形成患者。

1、口服避孕药 :能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目前临床上常用低剂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复合制剂,用法为每日1片,连续用6-9个月,适合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孕激素: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并与内源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所用剂量为 避孕 剂量的3-4倍,连续用6个月。

3、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重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能使异位内膜萎缩、吸收。每周用药2次,每次2.5mg,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

4、达那唑:通过抑制激素并直接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适用于轻度及重度内异症痛经明显的患者。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200mg,每日2-3次,持续用药6个月。

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未恢复者,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 囊肿 者。首选腹腔镜手术法。手术方式有: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切净或破坏所有课件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适用于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患者,术后复发率约5%。

3、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适用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 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前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使异位病灶缩小、软化,有利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手术操作。对保守性手术、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痛不缓解者,术后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推迟复发。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日常护理

患者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心情愉快,疼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尽量避免过度或过强的活动,以防止剧烈的体位和腹压变化引起的经血倒流。避免月经期及月经刚净时同房,以免将脱落的子宫内膜经输卵管送入盆腔,提高发病风险。此外,女性产后应尽早做恢复体操,以防子宫后倾。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

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至今未有明确答案。一般认为是异位种植所引起,也有认为是体腔上皮分化、遗传、免疫调节异常和炎症等因素造成的。

1、异位种植

女性来月经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子宫内膜也可以通过淋巴及静脉向远处播散,发生异位种植。临床上所见远离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皮肤、肌肉等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播散的结果。

2、遗传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母亲及姐妹的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

3、免疫与炎症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各环节起重要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功能、免疫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减弱而不能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某些炎症如腹膜炎有关,表现为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物质增加,从而促进异位内膜存活、增殖并导致局部纤维增生、粘连。

4、其它因素

环境因素也有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研究发现二噁英会提高女性患内异症的风险。血管生成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腹腔液中血管生长因子增多,可导致盆腔微血管生长增加,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减少也可能与疾病进程有关。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