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来源:哇咔屋    阅读: 2.6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在许多大人的观念里,孩子是没有情绪的,即使骂了孩子,孩子过后就忘了。其实不是,孩子也有许多情绪,家长不能忽视。下面是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1

1、焦虑

在幼儿情绪的发展过程中,焦虑问题相当常见。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就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现象;

到了1~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焦虑”现象,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就会开始哭闹,并且感到不安,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

一般而言,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太久还未见改善,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专家建议

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多半与幼儿生活环境以及亲子互动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家长平日保护过度,凡事都帮孩子处理好,很少给他自己做的机会,就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过重,自然很难与父母分开。

另外,亲子互动过于缺乏也是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幼儿正是因为过度渴望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才出现比其他同龄孩子更为严重的分离焦虑。

所以,父母应特别注意幼儿的情感需求,以免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

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敏感,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式教导幼儿,以免加剧焦虑现象。

焦虑通常有许多表现形式,例如分离焦虑、抗拒上学、特定畏惧症、社交恐惧症等,如果幼儿的焦虑情况已严重到影响与人正常互动,则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从医学角度来看,并不建议对6岁以前幼儿实施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的成效反倒更为理想。

具体方式可分2种,即“洪水法”和“逐步减敏法”。就“洪水法”来说,假如幼儿怕蛇,那么就让孩子一次性看见很多蛇,那么今后再看见一两只蛇的时候,他的恐惧感就会下降。

不过,考虑到“洪水法”对精神的刺激较大,所以一般多采取后者,即用渐进性方式改善幼儿焦虑问题。

比如幼儿有分离焦虑症,那么刚一开始入园时,父母就坐在一旁陪读,每天都逐渐拉远一点距离,直到幼儿能够自己上学为止。

2、耍赖

当大多数孩子刚刚表现出“耍赖”的情绪反应时,其实基本都是希望表达“反叛”的想法,并且以此获得家长注意。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都愿意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注意。

不过,如果幼儿长期持续以这种行为来索取他希望获得的人、事、物,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去达到目的。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一直持续利用“耍赖”这种负面方式寻求关注,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查一下,平时多留心亲子互动的过程,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了太多负面情绪,以至于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寻求正面渠道来表达自身需求。

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家长就要及时改变对孩子行为的回馈方式,避免只对孩子的负面行为表示关注。

一旦孩子出现值得鼓励的行为,要马上给予足够的正面回馈。不论是纠正还是肯定,都要尽量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孩子,渐渐帮助孩子学到如何以正面方式获得别人关心。

当孩子出现耍赖情绪时,父母或老师不能坚持一贯的原则,反而与孩子妥协而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更是造成幼儿长期耍赖的一大原因。

父母一直没有对幼儿的'耍赖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正好导致他持续使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

虽说幼儿的逻辑观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既然能够长时间地不停耍赖,那就说明他已经从单纯的回馈反应发展到自主行为阶段,也就是说他的耍赖是来自内心的自发行为,并不是主要由外因所触发。

要克服幼儿长期耍赖的弊病,家长可尝试用“忽略”的方式来处理,同时避免给予任何负面关注,直到幼儿停止无理取闹行为后;

才给予正面关注并继续与之沟通,这就能让幼儿逐渐明白,用耍赖的方式并不能从父母身上得到任何关注,于是耍赖情形便能慢慢改善。

3、人来疯

只要是幼儿,一般都会出现“人来疯”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就是孩子看到别人“疯”起来之后,自己很快就跟着“疯”起来。

查究“人来疯”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幼儿有过在众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经历,而且因此获得不少正面关注,比如他人的注意和称赞,久而久之,他就学会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获得情感满足。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第2张

专家建议

就幼儿的正常心理发展来看,到了2~3岁之后,基本都有表现自我的念头,以获取他人更多的认同。除非是特别严重的自我表现行为,一般都可看作是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正常行为,没必要太过担心。

不过,一旦发现幼儿的人来疯情绪特别严重或者“疯”的方式很不恰当时,建议立刻向幼儿说明,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认知观念。例如说话声音太大很容易影响到别人,所以最好控制一下。

请父母时刻牢记一点,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成熟,所以不要对单纯说教的效果抱以太高的期待,不要认为“这次已经教育过了,孩子自然就会记住,下次就能改正”,而必须辅以实际的行为来处理。

比如和幼儿事先约定好,下次再有客人来家里时,记得说话不要太大声,如果确实有明显改善,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多动儿特别容易出现“人来疯”问题,这和先天生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建议家长用弱化幼儿多动行为的方式来处理。

比如在人多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仍旧能乖乖呆在大人身旁而不发“疯”,那就立刻给予表扬,这就能让孩子明白有很多方式都能获得大人的注意和赞赏,并不一定非要刻意表现或是情绪激动才行。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2

问:我儿子两岁了。

他出生刚50多天的时候爸爸就去外地学习了,一年只能回来三四次,每次也就十几天吧,所以儿子基本是我和姥姥姥爷将他带大的。

平时我上班,由老人带着。儿子一岁之前,还没看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一岁后就明显觉出他非常依赖我。

比如,他不小心摔倒了,姥姥去扶他,他哭不让,我说没关系,自己起来,不起,然后我只得装作摔倒,自己起来,告诉他,看妈妈都是自己起来的,他才能慢慢自己起来。

有时我看不到,姥姥将他扶起,他竟哭着又回到原来摔倒的地方再坐下,哭,伸出小手,示意我来抱他,瞧那可怜样,只好将他再次抱起;

还有,如果流鼻涕,别人替他擦,他会非常不高兴,又急又喊,红着脸带着哭腔“要妈妈擦,要妈妈擦”,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帮,不允许别人帮助。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第3张

还有一点,孩子渐渐大了,脾气越来越急,说话有些音不清,我再重复他的话跟他的原意不一致时就立刻着急,边哭边跺脚;

有时在别的房间玩,叫我,我不能马上过去,就立刻着急,急得满脸通红。我经常跟他说,不要着急,慢慢跟妈妈说,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等等,可是一点也不奏效,这种情况持续好长时间了。

最近换成他奶奶看他,近一年没见着奶奶了,感情生疏点,只要我在家,根本理不着奶奶,还动不动冲奶奶发脾气,撵奶奶走,不让奶奶碰他的东西。

奶奶在家给他喂饭,好好的,一见我就坏了,不要奶奶喂,让奶奶走开,让妈妈喂,而且也不好好吃了,上蹿下跳。他奶奶说,来给你撑腰的了。

我也经常给他讲,不要和奶奶打架,和奶奶是好朋友。据奶奶讲,我一上班,儿子大部分时间与奶奶可亲了,也很听话,饭也好喂。可为什么儿子一见到我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呢,是儿子缺少安全感吗?

因为他爸爸不在身边,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单位出差我一律不去,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掉了,希望能尽量多陪陪儿子。

难道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太多,我觉得也不是呀,真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现在这种状态,我该怎么做呢?希望各位专家和姐妹们给我支支招呀!谢谢了!

答:孩子还不理解社会和人的自然规律时,会认为别人就是自己,会认为想要叫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就都能够理解,他们还无法让自己的认识跳出自己的壳去感受别人,所以他们不认可别人的做法和想法与自己不同。

当遇到他不能理解的这种不同时,他们就会非常生气。这是儿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事情,有人也管这一阶段叫做执拗敏感期,这是儿童以自己的愿望与别人的愿望进行磨合和奋斗的开始阶段。

由于没有经验和认识不足,才造成孩子看上去脾气变坏了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

无论多么艰难,成人都要平和地忍受过这一时期。随着经验的增长,儿童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并慢慢认可了别人的不同,到那时,孩子就不会还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至于案例中所描述的孩子对奶奶的恶劣态度和对妈妈的依恋,是所有上班族母亲的孩子的正常状态。

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安全感问题中有细致的解答。孩子为了将妈妈留在身边,必须赶走其他的人,这是因为在他的经验中,只要奶奶来了,妈妈就会离开;

如何处理幼儿常见的3种情绪 第4张

所以孩子认为这个规律是由奶奶来造成的,在妈妈和奶奶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赶走奶奶,才能确保妈妈留在身边。

在妈妈不在时,生存的本能会使他依恋奶奶,将奶奶做为安全依恋对象。由于冲突不再,所以孩子的状态就会显得比较好。

温馨提醒

家长要找资料学习,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规律,认识孩子的发展状态,能够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泰然处之;

哪些行为象征了孩子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家长去立刻帮助,这样才能从心理上去帮助孩子,并能正确处理孩子所有的不良情绪。

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会什么样的人,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