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来源:哇咔屋    阅读: 9.8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学习的榜样,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今天小编就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1

1、兴

兴趣来自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天性。也可以说,好奇心是人天生就有求知的愿望,即对知识的饥饿感,渴望将事情弄明白,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好,渴望能通过学习解决和处理问题。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有个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回来的一块金表当作新鲜玩具拆卸把表弄坏了,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

接着老师进一步分析:“孩子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机会。”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后悔。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为学习的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这位老师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倡导人之一,他认为人的创造是根本之根本,而教育的一个宗旨就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学习也是一项具有“探险”性质的创造性工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创造。

问题是如何将孩子的好奇心牵引到学习愿望上来。这个牵引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左右大脑结合使用的过程,或者说,左右大脑是否能够结合使用,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好奇心,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爱因斯坦的主要原因。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个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驾驶好未来生命之舟。对兴趣的培养,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玩学法

引导孩子学会玩,从玩中学。孩子大部分主动去玩的原因都是因为好奇心,所以我们不必总是抱怨“我的孩子只知道玩”,或者总是和孩子说:“只知道玩,玩是没有出息的。”不过,如果孩子总是重复一个结果非常明显的游戏时,就应该规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任由孩子去玩。

(2)请教法

父母做孩子的学生。不是去扮演孩子的学生,而是用心向孩子学习,事实上,现代的孩子具有很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

(3)开阔法

人在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联想的过程中会激发兴趣。

去接触山川,河流,海洋,植物,动物……去接触生活,工作,艺术,科学,高科技……纷纭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随时都可唤起人的好奇。

去读历史,地理,诗歌,散文……去看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短文……浩瀚无垠又与日俱增的知识海洋,随时都可以激发人的兴趣。

赋予孩子以更加开阔的生活,在开阔的实践中,引导孩子积极思想,展开联想,感受愉快,强化体验。学习兴趣,爱好,包括一种说不清楚的强烈的学习要求,都会从内心里自然产生和发展。

(4)突破法

培养孩子的兴趣。要有所重点,宁缺勿滥,找准一个突破点,从而举一反三。

也就说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扬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优势部分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孩子在学习上某一科功课好些,就让它更好些,甚至让它在班上“拔尖”,让老师和同学们肯定、称赞,这样做是形成一个人的中心兴趣最有效的办法了。

优秀人物良好个性特征之一就是有主要的兴趣和非主要兴趣,也就是中心兴趣和广泛兴趣相结合。但是,要避免兴趣的随意性,就是今天对这个感兴趣,明天又对那个感兴趣,哪个兴趣都不稳定,对哪个兴趣都不投入劳动,也没有成果,很随意。这种随意性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利的。

突破法另一个做法是集中力量去扭转“不感兴趣”的科目,兴趣是人在参与活动、付出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学校中的学习内容,都是符合孩子内在需要的东西,他们都应该感兴趣。

例如学习外语,如果全家人出去,就孩子自己能和外国人有说有笑,进行交流,那是多么让人高兴、让人羡慕的事情啊,怎么会不感兴趣呢?所谓不感兴趣,是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批评,感到难受,感到困难罢了。

对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事物,只要自己不断地对其投入,就会产生感情,就会形成兴趣。

(5)转移法

把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兴趣上来的方法,叫兴趣转移或迁移法。如,有的孩子爱好唱歌,那么多唱一些英语歌曲就会增加外语学习的兴趣。

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里,都包含着学习的内容,都与学校中设置的基本课程有内在的联系。把某一方面兴趣的体会和经验表达或书写出来,就会转移到语言、作文等兴趣上来。把某一方面兴趣提高起来,就很需要外语或数理化等科目做基础,从而引导外语或数理化等科目学习兴趣的发展。

善于联系、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不断努力,把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为学习兴趣是容易成功的。

(6)讨论法

讨论学习是现代群体互动式学习,讨论学习有利于孩子获取真知,增长能力,发展交往。进行探索研究性学习,也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学习兴趣。孩子在讨论中,最能展示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丰富性和批判性。

讨论也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出现热情和激动,激烈的讨论和争论也最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研究的兴趣。所以,鼓励孩子与同学、老师和父母经常进行讨论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7)理智法

今天,兴趣的培养,愈来愈多地需要自己自觉地进行。兴趣还需要不断去巩固它,保持它,发展它才成,这都需要理智。

把兴趣和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志趣,这需要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这需要理智。

结合时代特征,对兴趣进行全面管理更需要理智。

总之,要引导孩子充分利用兴趣,调控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第2张

2、质疑

质疑是现代教育倡导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是人变聪明的最好的训练。

但是,当面对一个孩子的时候,成年人往往习惯于强调“听话”,而不习惯让其“质疑”或“批判”。儿童时代是胡思乱想的时代,自然也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是上帝赋予孩子的权利。

可是,有些父母常常呵斥孩子: “闭嘴!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许乱说!”结果,童言无忌变成了集体失语,即小孩子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更不相信自己的语言,盲目地跟从大人,人云亦云。如果说,童言无忌是催生天才的沃土,集体失语则是扼杀天才的刑场。

许多地方喜欢测试孩子的智力,如有一道考题,说: “树上有5只鸟,猎人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如果孩子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就被认为是智力正常。

可是,一个6岁的女孩想了想,却回答:

“树上还有3只鸟。”

老师愣住了,问:

“怎么会还有3只鸟呢?”

那女孩回答:

“鸟爸爸被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剩下3个鸟娃娃不会飞。所以,树上还有3只鸟。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谁能说这个女孩的答案不对呢?她的答案多么现实、多么深刻、多么富有感情.

然而,在许多所谓的标准考试中,这样的答案往往被认定为错误。

还有,一天,国家总督学柳斌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顺便到四年级听课。

四年级某班正在上语文课,学习课文《麻雀》。《麻雀》一文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大意是:

一个猎人牵着猎狗走在森林里,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树上的窝里掉了下来。猎狗一见,立即想扑过去吃。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了下来,发出凄厉的叫声,并用身子挡住小麻雀,与猎狗周旋。那猎狗一见竟被吓住了。猎人见此情景,对老麻雀顿生敬意,把猎狗带走了。

小小一只麻雀,何以敢与猎狗较量?因此,读完课文,老师问同学们:

“请问,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

按照标准答案: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可是,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他说:

“我不同意这个答案。”

老师愣住了,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您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这篇课文从头至尾没一个地方说明它是母麻雀,怎么就表现了母爱呢?为什么不是父爱?”

全班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却表扬这位男生说:

“你善于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这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值得称道,因为这样鼓励学生,将有助于养成他们的勇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当然,这个答案也未必正确,因为这只老麻雀也可能非父非母而是“见义勇为”呢。

据北京的小学教师们反映,今天的小学生提出了许多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

譬如,学习《邱少云》一课,学生问:“烈火在邱少云叔叔身上熊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他身上背着枪带着手榴弹,为什么没有炸响呢?”再如,学习《聂耳》一课,学生又问:“课文说聂耳在雨中拉着小提琴,发出悠扬的琴声。可是,雨水打湿了琴弦,琴声怎么还会悠扬呢?”

小学生能够发现教材的问题,并敢于当众提出来,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真正的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养成了科学的态度。我们应当给予高度评价,并努力使这些偶尔出现的火花燃烧起来,化为一种稳定的质疑习惯。这就是抓住了学会求知的真谛。

鼓励孩子质疑,善待孩子的提问,是引导孩子爱学的捷径之一。

我们怎样落实到孩子的身上呢?

(1)营造氛围,让孩子敢问

父母和孩子角色平等,要变学习辅导的单向为双向互动;允许孩子“出错”,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哪怕是在你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也都需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拓展渠道,让孩子会问

当孩子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然后由孩子提问题。另外,父母也可以设计好问题,引导孩子模仿提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学习辅导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孩子独立质疑,自我展示。

(3)重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孩子提出问题,一般可以予以反问,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的线索。

(4)对孩子提问,务必不要提出用“是”和“不是”便能回答的问题

(5)鼓励孩子与其他人讨论

每当孩子们面红耳赤的时候,正是孩子好奇心得到提升的时候。

(6)给孩子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给孩子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他们深入思考。提示孩子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优缺点。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第3张

3、梦 想

可以说,梦想、做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父母和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让每一个孩子保持好心情,并进入快乐学习状态的三要素,而梦想则又是其中的核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每一个孩子都要有梦想。梦想不是可实现的目标,它或许只是一个妄想,但不能没有,它是烛照孩子心灵的亮光,孩子心中的憧憬是最美丽的,它将引领他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美国有一个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一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米的豪宅。终于完成了他的心血之作。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老师在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大又红的F,旁边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问: “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那么小,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花钱照顾他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老师接着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重新打分的。”

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久,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以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意放弃梦想。”

后来这位男孩真的完完整整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位老师还曾经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农场露营,离开之前对这位已经长大的学生说:“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给你泼过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幸亏你有这种毅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梦想,无论是否可能实现,都是梦想,与理想是有一些区别的。只要是孩子的梦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价值的珍宝,它将带领孩子充满憧憬地去面对学习中的任何一个困难。父母或者老师对孩子的梦想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无论如何,都要珍视孩子的梦想。

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一个接口就是让孩子不断有梦想,并在梦想的自我熏陶中去做每一件事情。链接孩子梦想的明智之举:

第一,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梦想泼冷水,无论你觉得孩子的梦想多么地可笑。

第二,告诉自己,同时也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第三,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每一个梦想描述出来,用图也可以用表格,当然也可以写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

第四,与孩子共同探讨研究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以及努力方法,并将学习的意义建构在每一个梦想上。另外,经常与孩子一起温习他的梦想,感受美妙本身正是梦想的根本意义。

4、成就感

成就感是怎样形成的呢?

成就感通常来源于对困难和逆境(概率50%)的不断克服,以及反复成功之后的不断获得认同与反馈,因此,就教育的意义而言,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的惟一通道。

积极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及时准确反馈,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父母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小进步小激励,大进步大庆祝。优秀的教育者总是能敏感地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并及时作出表示,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赞扬的话,一张表扬性质的纸条等等。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么应当努力去形成这个习惯。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使用物质奖励,因为它与成就感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容易转移并削弱孩子对成就感的积聚、感知。

(2)科学地用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我们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比如,“你看谁谁得了100分,你才得80分,你真笨,没出息的东西。”或者“人家就是聪明,智商一定高,而你呢,认命吧,天生就比人家笨”等等。

比较是很正常的,但消极的比较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自尊心就不可能有成就感。所以比较一定要掌握分寸,这个分寸是鼓励,而不是诋毁或者发泄,比如可以这样比较:“你看,他那样做倒不错,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没准你做得更好。”

(3)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努力为孩子减少消极压力

过程评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注重一时的分数,而不考虑整个过程,容易将孩子逼进心理的死胡同。高明的父母总是能将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

5、感 恩

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好好学习。在求知欲的几个接口中,让孩子懂得感恩,实质上就是培养孩子懂事,这样,孩子就能理解我们的苦心,并通过努力学习回报关心呵护自己的师长。

也许很多人说,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所以寄希望于孩子的回报心理本来就是不可靠,也是违背教育之责任的。

我们曾经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100名优秀大学生进行了学习规律个案调查,其中有66名学生在中学时期曾明确地把“回报父母的苦心”作为重要的学习动力之一。

这是现实的,而且从教育的原则出发,培养孩子健康的亲情体验,形成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样也可以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学习上来。

关于让孩子懂得感恩,我们为父母亲提出了以下有效方法:

(1)不要包办

不能让孩子习惯于被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2)不要太容易让孩子拥有想要的东西

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太容易。所有的父母都愿意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尽管父母亲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孩子往往感觉不到它的来之不易。所以,满足孩子的愿望应当学会量力而行,必要时可以设置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满足他。

(3)让孩子受一些挫折

特别是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偶尔受挫也是没有关系的。而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

(4)和孩子谈谈自己的艰辛与苦恼

可以经常和孩子讲讲自己的工作艰辛和苦恼。这样,孩子才能在体谅和感恩中健康成长。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第4张

6、发 愤

因为自身明确的缺陷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将会激发一个人产生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着力点将很稳定地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即通过改变并创造条件实现最佳效果。

我们都知道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保尔的故事,他们拥有不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意志,克服无数多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成功者。

所有的成功者都须经历孤独,屈辱,失败,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忍受孤独——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帮助自己的人,人要有出息,必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与寂寞中才能卓尔不群。

忍受屈辱——暂时的屈辱与苦难是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的,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坦然应对出现在面前的不幸,关键是我们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忍受失败——机会的发生都存在于对失败的清醒认识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立即去做。这些都是发愤的思想前提,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发愤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如何改变条件去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发愤的核心。

巴西有一个小孩叫桑托斯,他和巴西的其他小孩一样,从小酷爱足球。但是后来他得了小儿麻痹症,6次手术之后,虽然免于一死,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膝盖骨变形,脚尖向外撇,肌肉发育不全,右腿也是严重的畸形,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

他看到街上的小伙伴们踢球,真是羡慕极了,有时候看得入迷,自己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可是当他的脚碰到轮椅上的挡板而疼痛难忍时,他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

正是这个孩子,经过顽强的锻炼,后来竟能站起来,丢开轮椅,能跑能跳,学会了踢球,而且成为国家队的主力,参加过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世界杯比赛,为巴西队连获两届冠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个桑托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加查林,加查林是火箭鸟的意思,由于他比赛时满场飞快地奔跑,使人想起巴西最常见的飞得最快的火箭鸟。

加查林创造奇迹,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没有坐在轮椅上向隅而泣,而是行动了起来,积极地进行顽强的锻炼。其次,在于他看清楚了问题。他看出失败并未成为定局,只要努力,还有胜利的希望。这些都不算什么。

更绝的是,他利用自己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特点,练出了在快速奔跑中灵活地突然转身变向的绝招,同时,利用左脚外撇的缺陷来做假动作,快速转身切入,形成世界足球史上的奇迹。

这是发愤的经典案例。所以,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愤愤不平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着孩子自己去领会,然后去发愤,而最好是:

第一,与孩子共同分析“不平”的真正原因通常是“条件”准备不足,而不是天赋或者人情世故,所以,要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争取胜利要有理由,要有方法。

第二,试着转移孩子的发愤情绪,最好的做法是找到立即可以圆满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保持忙碌。

7、发 奋

榜样的作用仍然不能小看,榜样对孩子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对于孩子求知欲的诱发,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以往进行教育的时候,通常喜欢拿孩子感觉不到的英雄人物,或者伟人来做材料,这种激励是必要的,但起不了根本的作用。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2

1、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

我和许多教师一样,总认为,学生尊重老师是理所当然的。当我与孩子们相处了几个寒暑后,我深为我的“理所当然”感到羞愧。走进孩子,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后,我才发现一个道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最起码要做到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所以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尊重学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然而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有教育的责任,保护的责任,也就是说对学生既要严厉,又要平等。要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活泼成长。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如何做而不懂得尊重学生,那么,他对学生的一切要求都会落空。

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有年龄之分,长幼之分,知识之别,但人格上的尊严却是一样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忽视孩子的心灵,忽视孩子的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又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第5张

2、沟通:教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沟通误区: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区一:多说教,少倾听。许多老师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学生的嘴。

我认为师生所受的教育不同,认识能力也不一样,对于某个错误的认识,教师已洞察昭然,学生尚朦胧昏然。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教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抗教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不认帐”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教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

②误区二: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许多老师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老师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老师交流的愿望。

而教育实践证明,给点时间让学生回回嘴,顶顶牛,多少有点益处,至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顶撞的“力点”,有利于教师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体察学生“委屈”的真情,从而揣摩学生的错误思想,透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和改进。

③误区三: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许多老师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们往往在未听完孩子的话就发火,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难对老师的苦心加以理解。

有些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识较强,对教师的教育常常是貌恭而心不服,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多给一点时间,让他们反思。在反思中,跟他们谈心,沟通情感,增加共识。通过一段时间,他们是能够认识问题,服从真理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思想工作过于急促,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④误区四:不懂把握时机。许多老师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例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老师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老师和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⑤误区五:漠视孩子的自尊。老师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

①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

②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老师和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欲望

(2)蹲下来看孩子,亲近的师生关系。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能够更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在与学生交流时蹲下来与他们平视,消除了老师身高带来的压迫感;在学校里,面对学生真挚的问候,要给予热情的回应;在课堂上,用“微笑”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

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教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老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老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身正为范”,“让学生向我看齐”,这是每个教师要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给你一把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第6张

(3)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大朋友。只有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真诚地和他们互相交心,架起一座师生间心灵的桥梁,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不理解孩子,老师对孩子的爱反而会使孩子反感,其要害是老师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强人所难,甚至把孩子当成执行自己意志的工具。相反,站到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要求,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与孩子同喜、同忧、同乐,心理相通,情感交融,这样才能爱得准,爱得深,爱得正当。

要深入理解、读懂孩子的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真正能够理解孩子的心,你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并非要无理取闹,他总是有他内心的道理。理解了孩子的心,老师或父母就必定会心平气和。我们对孩子生气,其实是对孩子不理解的表现,也是自己无奈无能的表现。面对孩子的问题,老师首先需要反躬自问:我在哪些方面还没有真正理解孩子呢?孩子的心灵奥秘在哪里?我应该如何重新认识孩子并进而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呢?平和和冷静是教育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请永远不要大动肝火。记住那句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方法。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