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 >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来源:哇咔屋    阅读: 1.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4节气分别吃什么,在中国,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指代表季节变化的二十四个特殊的节日,一般来说,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它自己所属的独特庆祝方式,那24节气分别吃什么?

24节气分别吃什么1

1、立春:

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2、雨水:

第一可以吃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第二可以吃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第三吃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肝组织细胞。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温度要达到100度。加热时间要半小时以上。患者如果对海鲜过敏,那么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惊蛰:

惊蛰吃梨: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

惊蛰吃蛋: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

惊蛰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4、春分:

吃春菜。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5、清明:

清明吃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6、谷雨:

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是时下最时令的金贵菜肴。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香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7、立夏:

立夏吃立夏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8、小满:

小满吃苦菜。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苦菜开水烫后,凉拌、做汤、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凉拌苦菜、苦菜猪肝汤、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焯烫,这样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9、芒种:

芒种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江西一带还有芒种节气饮茶的习俗,以保证整个夏天神清气爽,不会犯困。在南方,每年芒种期间人们都会将青梅煮成酒饮用,以此来达到美容、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10、夏至:

夏至吃生菜、凉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

11、小暑:

小暑吃黄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2、大暑:

大暑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3、立秋: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14、处暑:

处暑吃南瓜炖牛肉。特别适合肺部不适、咳嗽的朋友,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润肺益气、治咳止喘和润肤的食疗效果。

南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症状。还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15、白露:

白露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16、秋分:

秋分吃螃蟹。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时节。

17、寒露:

寒露吃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2张

18、霜降:

霜降吃牛肉。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本草纲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中医认为,牛肉入脾、胃经,是补脾胃的佳品。而西方营养学认为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牛肉可调养脾胃,特别是现在的秋季需要一些养胃的食物,牛肉还有补肾作用,男士可以多吃些。同时还可以多食些小炒牛肉、焖牛腩、牛骨髓炖山药。

19、立冬: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20、小雪:

小雪吃羊肉。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冬天食用羊肉,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二来对虚寒病症有极大裨益。红烧或煲汤,都可以把羊肉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21、大雪:

大雪吃红枣糕。红枣糕是枣糕的一种,口味独特,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因为红枣糕价格合适,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广受现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3张

22、冬至:

冬至吃饺子。饺子是最适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饺子是中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区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在中国南方地区,汤圆是最适合冬至吃的食物,说早在古代宋朝年间,南方地区就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冬至这天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而且汤圆是用糯米制成的圆球状食物,它的馅儿有黑芝麻和花生酱等多种,人们食用以后能补虚,也能健脾开胃,在冬至这天食用,对调理脾胃有很大好处。

23、小寒:

小寒吃腊八粥。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4、大寒:

大寒吃红枣。小小的红枣有着大大的功效,不仅能够补血养颜,而且还有很好的补气效果,能够有效对抗寒冷,在大寒的时候食用再适合不过了。在红枣当中还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物质,能够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24节气分别吃什么2

立春,俗称“打春”,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雨水在北方旧俗里,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节日习俗,每逢这时,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其中典型的礼品被称作“罐罐肉”,即用砂锅炖了猪脚、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送给父母,以对他们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和敬意。

惊蛰,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

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因梨生津解渴,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惊蛰日人们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春分,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驴打滚来历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足以符合营养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样化这一条。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清明,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南北各地有吃馓子(古时叫寒具)的食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谷雨,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来喝。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4张

北方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的食用历史已逾千年,汉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从达官贵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立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小满,《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入紫苏。

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夏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

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因有于是日吃面尝新习俗,谚日“冬至馄饨夏至面”。亦有做麦糊烧者,即以麦粉调糊,摊为薄饼烤熟,亦带尝新之意。

小暑,过去民间有“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大暑,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在我国北方,大暑时节流传着吃面条、饺子、鸡蛋等习俗。

立秋,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经过苦夏,人们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

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白露,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

湖南一带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福州人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由来已久,认为龙眼很补;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因此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秋分在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在南京,则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5张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寒露的另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故寒露民间亦有吃柿子的习惯。

霜降这天,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霜降时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云南广西一带还过霜降节。壮族的人们讲究吃汤圆、杀鸭子、祭祀祖先、游神赛歌、庆祝丰收。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亦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小雪,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6张

大雪,俗语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旧时每到大雪节气,在南京的一些地方,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腌肉,称为“咸货”。

用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

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吴地苏州过冬至是奉行周朝立法的遗风,以冬至夜为岁末,所以过冬至就是过年。苏州人过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团圆饭”,饭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饺叫“元宝”、豆芽叫“如意菜”、粉条叫“金链条”、鱼叫“吃有余”等。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明、清已有。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小寒,每逢小寒节气,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寒之后腊八节也是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

寒节气习俗饮食有很多,吃糯米饭、腊八粥、饭菜、黄芽菜等。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

大寒民间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广东人吃糯米饭,南京人喝鸡汤,安徽人炸春卷等。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24节气分别吃什么3

1、立春——韭菜

2、雨水——山药

3、惊蛰——梨子

4、春分——驴打滚

24节气分别吃什么 第7张

5、清明——青团

6、谷雨——香椿

7、立夏——樱桃

8、小满——赤小豆

9、芒种——绿豆

10、夏至——苦瓜

11、小暑——红豆

12、大暑——百合

13、立秋——黑芝麻

14、处暑——莲子

15、白露——白萝卜

16、秋分——莲藕

17、寒露——南瓜

18、霜降——红薯

19、立冬——腰果

20、小雪——芡实

21、大雪——当归

22、冬至——人参

23、小寒——黄芪

24、大寒——羊肉。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